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电影“小丑”获得了多个奖项,打破了票房记录,但一项新研究质疑它是否还会加剧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研究人员发现,观看“小丑”后不久,电影观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情绪有所上升。相反,看过类似暴力但没有精神疾病的电影的人之间没有这种变化。
该发现于4月24日发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杂志上,加剧了人们对去年年底发布的“ Joker”的担忧。
这部电影为“蝙蝠侠”反派提供了背景故事,描述他在精神疾病,欺凌和医疗不佳中挣扎。
但是角色的最终命运-陷入暴力-引起了争议。批评者质疑这是否会激起人们长期以来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常是危险的误解。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的心理学家达米安·斯卡夫(Damian Scarf)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媒体是学习精神疾病的主要信息来源。” “这意味着媒体可以以正面和负面的方式塑造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看法。”
围巾和他的同事决定看看“小丑”是否朝着两个方向摇摆了观影者的看法。
他们于2019年末在新西兰电影院中随机分配了164位成人观看“小丑”或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在观看该电影之前和之后,参与者填写了一份标准问卷,以衡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
该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人们在看过《小丑》之后表现出更大的偏见,而看过另一部电影的人则没有任何改变。
Scarf表示,态度的突然转变不足为奇。他说:“小丑扮演了关于精神疾病患者难以预测和暴力的常见成见。”
但是,那些改变后的看法是否真正持久是另一个问题。
斯卡夫说:“如果电影是(某人)唯一接触这类信息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偏见的增加就会消失。”但他补充说,将精神病患者描述为暴力的新闻报道“并不少见”。
斯卡夫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可能会保持这种效果。”
“小丑”也有广泛的曝光-既体现了扮演主人翁角色的演员华金·菲尼克斯的好评,也体现在纯粹的数字上。它成为第一部获得R评级的电影,票房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全球观众超过1亿。制作这部电影的华纳兄弟公司没有回应健康日的置评请求。
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可能如何误导精神疾病。他说:“与其他所有人一样,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非不可预测或暴力。(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没有偏见的情况下度过生活。”
肯·达克沃思(Ken Duckworth)博士是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非营利性全国精神疾病联盟的医学总监。他说,这项研究有局限性:研究规模小,在一个城市进行,并且无法长期衡量人们的态度。
达克沃思指出:“您也不知道这是否会改变人们的行为。”
话虽如此,电影对精神疾病的刻画“没有帮助”,他说。
达克沃思说:“这种精神疾病与暴力的联系是好莱坞的古老刻板印象。” “现实是,绝大多数暴力与精神疾病无关。大多数暴力是由生气的人犯下的。”
达克沃思说,令人担心的是,那些陈旧的刻板印象将阻止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获得帮助。
另一方面,斯卡夫说,媒体对精神疾病的现实写照可能会有所帮助。研究发现,在观看某些纪录片后,人们的偏见有所减轻。
斯卡夫说,这些电影从本质上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精神疾病患者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尽管在面对疾病时可能面临巨大挑战,但他们仍力求过上最好的生活。”
发表于:2020年4月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正念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风靡一时,但新的研究表明,正念可能无法帮助所有人...
一项新的研究称,2021年1月7日,星期四-希望可能会帮助您避免做对您不利的事情。研究人员想找出为什么有些人更富裕。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COVID-19大流行正在引起一些美国人严重的心理困扰,这不足为奇。精神创伤严重打击了人们,甚至...